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:李慧子/文 蘇華/圖
講述人:桂林作家盤文波(筆名光盤)
“人會一天天變老,而文學卻永遠年輕?!睂τ谝幻骷叶?,文字是播種思想的種子,紙張則是承載故事的曠野。2024年,我的作品《煙雨漫漓江》獲得第十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(chuàng)作駿馬獎長篇小說獎,讓我為漓江寫一部小說、獲得國家級文學獎項的兩個心愿“開花結果”。
▲第十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(chuàng)作駿馬獎長篇小說獎獲得者盤文波。
寫作這部作品,源于2022年初的一次靈光乍現(xiàn)。當時,我再次來到漓江源頭考察,在跟一個年輕村民聊天時,突然有了為漓江寫作的沖動,并當即決定動筆。但寫作的過程充滿挑戰(zhàn),有時靈感如泉涌,有時則需耐心開墾。在這部長篇小說中,我描寫了漓水人家喜山樂水、崇敬自然的生活態(tài)度,意在引發(fā)讀者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思。
▲盤文波常到漓江邊走走,尋找創(chuàng)作靈感。
今年7月,得知《煙雨漫漓江》榮獲駿馬獎的消息時,我無比欣喜,從那一刻起,我的寫作變得更從容。獲獎仿佛水到渠成,也是冥冥之中的緣分。
11月16日晚,站在“2024中國文學盛典·駿馬獎之夜”的領獎臺上,我深感這一榮譽不僅是個人成就,更是對“文學桂軍”的肯定。壯族作家凡一平的《上嶺戀人》和黃芳的《落下來》也分別獲得中短篇小說獎和詩歌獎,連續(xù)兩屆有三位廣西少數民族作家聯(lián)袂登頂,彰顯了“文學桂軍”的實力。
▲盤文波家里擺放著多個獎項。
最近,我走進了平陸運河的建設現(xiàn)場,感受這項世紀工程的浩大和科技的力量。建筑工人的汗水與科技進步帶來的變革力量,啟發(fā)我在未來的作品中更多關注社會變遷。
未來,我手中的筆會繼續(xù)寫下去,讓更多的心靈在文學中產生共鳴。我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夠攜手影視碰撞出新火花,讓更多的人通過不同媒介了解廣西故事。
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(chuàng)出品,未經許可,任何渠道、平臺請勿轉載。違者必究。
編輯 丁春霞
校對 黃少華
責編 唐海波
審核 梁燦